"布拖县依撒小学的操场上,7月的阳光晒得地面发烫,200名穿蓝布裙、戴银饰的彝族小学生排成整齐的方阵,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跑道边——那里站着近250个抱着足球的女孩配资学习网,她们来自布拖本地、贵州毕节,还有拖觉镇的乡村小学,今天是“致福足球·微光行动”2025年女足苗子夏令营的开营日。
\
升国旗时,所有人的右手都举过头顶,国歌声撞在青山间的操场上,惊飞了几只麻雀。 布拖县县长邓兴伟穿着白衬衫,站在主席台中央,对着麦克风说:“我小时候在这儿跑过山,没想到现在娃娃们能在绿茵场上跑,这是比山路更宽的路。 ”台下穿红色队服的女孩们攥紧了足球,有人偷偷抹了下眼睛。 \
\
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的代表接过话筒,手里捏着一沓合作文件:“我们今年派了成都十八中、白果林小学的教练,每周坐3小时车来带训练。
展开剩余74%”队友点头:“我表姐去年去了,回来时带了新护膝。 ”\
\
“我叫阿依,12岁,来自拖觉镇。 ”一个皮肤黝黑的女孩突然举起手,“我奶奶说,以前女孩只能在家喂猪,现在能踢足球,还能去成都。 ”她的发言让很多人笑起来,也有人在擦眼泪。 最后,致公党四川省委会的领导按下启动球,红色绸带飘下来的瞬间,操场边的唢呐突然响了——是依撒小学的彝族老师带着学生吹起了迎宾曲。 \
\
开营仪式一结束,揭幕表演赛就开始了。 邓兴伟县长把足球放在中圈,退后两步,抬脚一踢,球骨碌碌滚向球场中央。 左边是“致福足球·微光行动”队,右边是贵州毕节七星关区队,两边各有11个小姑娘,球鞋沾着操场的红土,护腿板绑得歪歪扭扭。 \
\
比赛第10分钟,微光队的10号抢断成功,她盘着球绕过对方后卫,起脚射门——球打在门柱上弹回来,7号追上去补射,球进了! 场边的彝族学生们跳起来拍手,有几个直接冲进场边,举着手机喊:“10号加油!
\
下午的训练课上,成都十八中的教练王磊蹲在地上,给一个总踢偏球的女孩调整脚型:“膝盖要对准球,像这样——”他做了个示范,女孩跟着做,球“啪”地飞出去,撞在20米外的广告牌上。 王磊擦了把汗:“这孩子昨天还只会用脚尖踢,今天就能踢远了。 ”\
\
夏令营的宿舍在依撒小学教学楼二楼,12张上下铺的铁床,墙上贴满了球星海报和手写的“我要进国家队”。 来自毕节的14岁女孩小慧翻着自己的行李包,里面装着妈妈塞的辣椒面:“晚上煮面吃。 ”隔壁床的彝族女孩阿果递过来一颗糖:“我奶奶给的,可甜了。 ”\
\
每天早上7点,操场的哨声准时响起。 第一节课是体能训练,孩子们跑圈时会喊号子,彝语和四川话混在一起,像首跑调的歌。 上午练技术,下午打分组对抗,晚上有老师给她们看世界杯集锦,屏幕挂在操场的篮球架上,光线把每个人的脸都照得发亮。 \
\
有个女孩的手机响了,是她爸爸发来的视频——家里的牛棚里,几头小牛正甩着尾巴。 “我爸说,踢足球比喂牛有意思。 ”她举着手机给队友看,大家挤成一团,笑声差点掀翻帐篷。 帐篷外,支教团的老师正蹲在地上修足球门,螺丝掉了,他用铁丝先绑上,说:“明天去买新的。 ”\
\
现在,太阳快落山了配资学习网,孩子们抱着足球往宿舍走,风里飘来附近村民煮土豆的香味。 有人突然喊:“明天早上6点加练! ”一群人哄笑着跑起来,足球在地上蹦跳,撞出一串清脆的响声。 \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